现代-朱自清--《论废话》:道学家教人少作诗文,说是“玩物丧志”,说是“害道”,那么诗文成了废话,这所谓诗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南宋-朱熹-卷二-《近思录》: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现当代-郭绍虞-四十-《中国文学批评史》:他认为以有限的精神,做这些闲言语,真是玩物丧志。
宋-周密--《癸辛杂识·道学》:道学之名,起于元祐,盛于淳熙。其徒有假其名以欺世者……读书作文者,则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
近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殉难六烈士传》:词章乃娱魂调性之具,偶一为之可也。若以为业,则玩物丧志,与声色之累无异。
现代-周而复-三部二七-《上海的早晨》:不到厂里去上班,在家里摆弄起盆景来了,真是玩物丧志!
现代-张爱玲--《必也正名乎》:安老爷看见了,大为不悦,认为有风花雪月、玩物丧志的嫌疑。
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五八·答王钦之(其一)》:玩物丧志之戒,乃为求多闻而不切己者发。
清-昭梿--《啸亭续录·三·李御史》:上(乾隆)于上元夜赐诸王公大臣观火戏,公尝谏阻之,以为玩物丧志。
这句成语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武王一面分封诸侯,一面派出使臣到边远地区,号召各国臣服周朝。
慑于武王的威名,许多远方国家和部族都先后派人到镐(周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向周王朝称臣纳贡。有一天,来自西方旅国的一位使臣献上了一只叫獒的大狗。这只狗身高体重,且通人性,见了周武王还俯首行礼。武王看了,非常高兴,命人收下了这只宝狗,并重赏了使者。
这件事被太保召公奭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劝他艰苦奋斗,不要使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其中写道:轻易侮弄别人,会损害自己的德行;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会丧失进取的志向。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劝告是对的,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
“玩物丧志”这句成语,常用来指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这句成语见于《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