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蘭-辞源3
【班蘭】顔色錯雜鮮明貌。同“斑斕”。後漢書八六 南蠻西南夷傳 序:“於是使迎致諸子,衣裳班蘭,語言侏離,好入山壑,不樂平曠。”南史 張敬兒傳:“(張敬兒)旣得開府,又望班劍,語人曰:‘我車邊猶少班蘭物。’”也作“班斕”。北齊書 徐之才傳:“又有以骨爲刀子靶者,五色班斕。”又作“班闌”。宋 高承 事物紀原 旗旟采章 班劍:“本 漢朝服帶劍,取五色班闌之義。”
班蘭臺集-辞源3
【班蘭臺集】書名。十七卷,今存四卷,漢 班固撰,明 張溥輯,收錄 班固各種文體撰述,以辭賦爲主,共四十一篇。有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及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三卷本。參見“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