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

艺空字典 > 琅邪

琅邪的拼音

láng yá

琅邪的同音词

拼音为láng的汉字
拼音为yá的汉字
拼音为lang的汉字
拼音为ya的汉字

琅邪的基础解释

1.亦作“琅琊”。亦作“瑯琊”。1.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大乐之,留三月。” 2.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西晋 伐 吴,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 也。”清 黄景仁《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翠色披满襟。” 3.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琅邪,臺名也,在 渤海 间。” 4.指 秦 琅琊 刻石。金松岑《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琅邪的详细解释

  1. 亦作“ 琅琊 ”。亦作“瑯琊”。

    1.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 ,大乐之,留三月。”

  2. 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晋 伐 吴 , 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清 黄景仁 《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满襟。”

  3. 指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 琅邪 ,臺名也,在 渤海 间。”

  4. 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琅邪的按字解释

琅邪的词典解释

琅邪-中華語文大辭典

琅邪ㄌㄤˊ 丨ㄝˊlánɡyé古代郡名。一為秦代設置,在今山東諸城;一為南齊設置,在今江蘇東海。也作「瑯琊」、「琅琊」。

琅邪-辞源3

【琅邪】邪,yá。山東 膠南市 琅琊鎮。也作“琅玡”、“瑯琊”。㊀郡、國、縣名。秦置 琅玡郡,兼置 琅玡縣爲郡治,卽今轄境約當 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移治 東武縣(今 諸城市)。東漢 建初五年改爲 琅邪國,治 開陽縣(今 臨沂市城區北)。東晉以後復爲郡。南朝 宋移治 卽丘縣(今 臨沂市城區西)。至 隋廢。另,東晉盡失 江 淮以北地,太興三年又於 白下(今 南京市北郊)僑置 琅玡郡,至 陳廢。南朝所稱 琅邪,皆指此。參閲 太平寰宇記九十 昇州。㊁山名。1.在今 山東 諸城市。秦始皇二十八年登 琅邪,作臺刻石紀功德,卽此山。參閲 元和郡縣志十一 密州。參見“琅邪臺”。2.在今 安徽 滁州市西南。東晉 司馬睿(元帝)爲 琅邪王,曾避地此山,故名。宋 歐陽脩 文忠集三九 醉翁亭記“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卽此山。參閲 太平寰宇記一二八 滁州。

琅邪的引证

琅邪的成语故事

琅邪的例句

琅邪的成语接龙

琅邪的组词

琅邪的近义词

琅邪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琅邪的反义词 琅邪的近义词 琅邪的同音词 令支 剧县 钜野 雍奴 玄菟 龙骧将军 乌桓 骁骑将军 琅邪的琅是什么意思 琅邪的邪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琅邪的词语
  • 琅能组什么词
  • 琅能组什么词语
  • 琅可以组什么词
  • 琅可以组什么词语
  • 琅字可以组什么词
  • 琅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琅字能组什么词
  • 琅字能组什么词语
  • 琅字开头的成语
  • 琅字结尾的成语
  • 邪能组什么词
  • 邪能组什么词语
  • 邪可以组什么词
  • 邪可以组什么词语
  • 邪字可以组什么词
  • 邪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邪字能组什么词
  • 邪字能组什么词语
  • 邪字开头的成语
  • 邪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