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
现代-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人民有话不能言,言者无责可自负。其结果必然成为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的世界。
当代-孙犁--《戏的梦》:它变单纯的音乐为交响乐队,瓦釜雷鸣。
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倩何人与问,瓦釜雷鸣,甚黄钟哑?
前秦-吕光光--《报忧颂》:报喜者迎合世俗,徒见瓦釜雷鸣,报忧者拂逆官场,落得黄钟毁弃。
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若不诲示,已谓得其玄珠,瓦釜钟鸣,布鼓雷吼;至若曲情顾旨,必无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