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公说法-中华成语大词典
生公说法
【拼音】:shēng gōng shuō fǎ
解释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出处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石皆点头。”
示例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近义词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高人指点
成语故事
晋末高僧竺道生15岁就登坛讲法,20岁上庐山讲授佛法,成为江南的佛学大师,他潜心研究刚传入中国的《涅槃经》,参悟到其中的奥妙,得出“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推断,因此被逐出庐山,他流浪到苏州虎丘山讲法,顽石都为之点头
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典故小词典
也作“生公说法”。极言说词精妙,感人至深。
〔出典〕晋代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竺道生(生公)入虎丘山, 聚石为徒, 讲《涅槃经》.. 群石皆为点头。”
〔用例一〕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这神化了的故事, 自然有些夸张。但至理名言确有巨大的启发性, 虽不能使顽石点头, 却真的能振聋发聩。
〔用例二〕清代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周郎: 三国时的周瑜。他妙解音乐, 当时人们说:“曲有误, 周郎顾。”这里的“周郎顾曲之场”, 指戏剧演出的场所。)
shēng gōng shuō fǎ
1、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2、他的口才极佳,大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本领。
3、可以的,若遇着适当的人对它说法,如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4、“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指这件事。
5、便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典故。
6、自宋江归顺,一变而为桃源,虽然那宋江颇有才干,那也是圣天子仁德感化的缘故,如生公说法,连顽石也要拜服的。
7、他早已“铁”了心,你就是有生公说法的能力,拿他也没办法。
8、他这番生公说法,真可使顽石点头,天花乱坠。
9、这可见韵高的生公说法,说得顽石点头了。
10、由于哥哥的辛苦付出、生公说法,小弟终于顽石点头了。
11、他的琴声能使猛兽俯首,生公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