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朱熹-五-《诗集传》:贤者必去而不可留矣,于是叹其乘白驹入空谷,束生刍以秣之,而其人之德美如玉也,盖已邈乎其不可亲矣。
晋-葛洪--《西京杂记·五·邹长倩赠遗有道》: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书题遗之曰:“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刍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刍一束。”
唐-张良器--《素丝赋》:夫其公孙命驾,长倩趋风,赠以生刍之束,助以素丝之总。
南朝宋-范晔-五三-《后汉书·徐稚传》:及林宗(郭泰)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儒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唐-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于烁金,身没谁恨其埋玉;空落长松千尺,讵置生刍一束。
唐-刘禹锡--《祭韩吏部文》:岐山威凤不复鸣,华亭别鹤中夜惊。畏简书兮拘印绶,思临恸兮志莫就。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