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懦-汉语大词典
畏懦1.《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汉书·武帝纪》:“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懦弃市。”
●汉王符《潜夫论·边议》:“然太守令长,皆奴怯畏燸不敢击。”
●宋洪迈《容斋随笔·汉二帝治盗》:“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为宰执者,多怯惧畏懦,不敢有为。”
●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
2.胆怯软弱。
●《史记·东越列传》:“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汉书·武帝纪》:“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懦弃市。”
●汉王符《潜夫论·边议》:“然太守令长,皆奴怯畏燸不敢击。”
●宋洪迈《容斋随笔·汉二帝治盗》:“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为宰执者,多怯惧畏懦,不敢有为。”
●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皇上仅寄耳目于数人,而数人者又畏懦保禄,不敢竭尽。”
畏懦-辞源3
【畏懦】膽小怯懦。史記一一四 東越傳:“是時 漢使大農 張成、故 山州侯齒將屯,弗敢擊,卻就便處,皆坐畏懦誅。”也作“畏愞”。漢書 武帝紀 天漢三年:“秋,匈奴入 雁門。太守坐畏愞棄市。”注:“如淳曰:軍法,行逗留畏愞者要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