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角-中華語文大辭典
畫角画角ㄏㄨㄚˋ ㄐ丨ㄠˇhuàjiǎo古樂器名。出自西羌。原以獸角為之,後有以竹木或皮革等製成,因表面有彩繪裝飾,故名。其聲淒厲高亢,多用於軍中警戒、傳令。
畫角-辞源3
【畫角】古樂器名。或謂創自 黃帝,或説傳自 羌族。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以竹木或皮爲之,亦有用銅者。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後漸用以橫吹,發音哀厲高亢,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振士氣。帝王外出,也用以報警戒嚴。玉臺新詠七 南朝 梁 ॳѦև帝 和湘東王橫吹曲 折楊柳:“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唐 高適 高常侍集五 送渾將軍出塞詩:“城頭畫角三四聲,匣裏寶刀晝夜鳴。”參閲 通典一四四 樂四、文獻通考一三八 樂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