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相-辞源3
【異相】㊀與常人不同的相貌。藝文類聚七五 北周 庾信 蔡澤就唐生相讚:“雖云異相,會待逢時。”詩 大雅 生民“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唐 孔穎達 疏:“知天生 后稷,異之於人者,若其不異,不應棄之;異之於人,謂有奇表異相。”㊁佛家稱不同的色相。首楞嚴經八:“六善現行,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
異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異相ㄧˋ ㄒㄧㄤˋyì xiàng①奇特異常的相貌。多指命運非凡之相。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汝有異相,當為百日偏霸之主,何自在此?」②佛教用語:⑴謂不同的特徵。《維摩詰所說經.卷下.見阿柹佛品第十二》:「不一相,不異相。」⑵個自的特徵。《中論.卷一》:「若染及染者,先各成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