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當塗ㄉㄤ ㄊㄨˊdāng tú①執掌大權,身居要津。《韓非子.五蠹》:「行貨賂而襲當塗者則求得,求得則私安。」《文選.揚雄.解嘲》:「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②縣名。參見「當塗縣當塗縣」條。
當塗-辞源3
【當塗】㊀當仕路。指執掌大權。韓非子 孤憤:“當塗之人擅事要,則外内爲之用矣。”漢書五六 董仲舒傳對賢良策:“守文之君,當塗之士,欲則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衆。”也指執掌大權的人。韓非子 三守:“何謂三守?人臣有議當途之失,用事之過,舉臣之情。”途,同“塗”。參見“當路㊀”。㊁縣名。1. 漢置縣,屬 九江郡。以 江北 濠州有 塗山而名。治所在今 安徽 懷遠縣南。三國 魏廢。西晉 太康元年復置,屬 淮南郡,東晉廢。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二六 鳳陽府二 古蹟。2.今屬 安徽省。晉 成帝時,江北流民南渡,乃於 于湖縣地僑立 當塗縣。治所在今 安徽 蕪湖市 鳩江區。隋 開皇中省 于湖入 當塗,縣治移至 姑孰(卽今 當塗縣)。明 清皆屬 太平府。參閲 嘉慶一統志一一六 寧國府二 古蹟、一二〇 太平府一。㊂ 三國 魏的代稱。北齊書 王琳傳 朱瑒與 徐陵書:“故典午將滅,徐廣爲 晉家遺老; 當塗已謝,馬孚稱 魏室忠臣。”晉書 地理志上 總序:“平王東遷,星離豆剖,當塗馭㝢,瓜分鼎立。”參見“當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