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闊-中華語文大辭典
疏闊疏阔ㄕㄨ ㄎㄨㄛˋshūkuò1.〈書〉不周密;不完備。[例]制度~|立論~。2.〈書〉迂闊;不切實際。[例]~之言|~之論不可用。3.〈書〉疏遠;不親近。[例]夫妻離異,兄弟~。4.〈書〉久別。[例]~經年,亟思一見。
疏闊-辞源3
【疏闊】㊀ॳѧե,不精密。漢書四八 賈誼傳:“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儗,地過古制。”又八九 循吏傳 序:“漢興之初,反 秦之敝,與民休息,凡事ॳѦؓ,禁罔疏闊。”㊁遠隔,疏遠。三國志 蜀 張嶷傳:“廣漢太守 蜀郡 何祗,名爲通厚,嶷宿與踈闊。”踈,同“疏”。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 慕賢:“古人云:千載一聖,猶旦暮也;五百年一賢,猶比膊也,言聖賢之難得,疏闊如此。”㊂迂闊,不切實際。漢書 溝洫志:“御史大夫 尹忠對方略疏闊,上切責之,忠自殺。”宋史二五六 趙普傳附 趙安易:“安易略涉書傳,性強狠,好談世務,而疎闊不可用。”疎,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