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頭-辞源3
【疏₂頭】㊀僧道拜懺時焚化的祝告文,上寫主人姓名及拜懺緣由等。漢 王符 潛夫論 浮侈:“或裁好繒,作爲疏頭,令工采畫,雇人書祝,虚飾巧言,欲邀多福。”紅樓夢三九:“寶玉道:‘我明日做一個疏頭,攢了錢,把這廟修蓋,……好不好?’”㊁緣起文字。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六六 紹興三年六月 注引 日曆:“御史中丞 常同劄子:伏見 (馮)檝諂事 張浚,僅同僕隸。頃歲 浚罷宣撫還朝,檝無以爲佞,乃作疏頭,抄斂屬官監司郡守錢物,以獻於 浚。”
疏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疏頭ㄕㄨˋ ㄊㄡˊshù tóu①和尚、道士在誦經前向神前焚化的禱詞。《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次日,取出中天竺、下天竺兩個疏頭換過。」也作「疏辭」。②僧道化緣的記錄薄。元.馬致遠《岳陽樓.第四折》:「甚麼天書?敢是化緣的疏頭?」《紅樓夢.第三九回》:「我明兒做一個疏頭,替你化些佈施。」③說明緣由的文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縣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庫中公費銀十兩,開了疏頭,用了印信,就中給與老成耆民收貯了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