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辞源3
【登三】㊀謂功德登於三王之上。三王,指 夏 商 周之 禹 湯 文王。史記一一七 司馬相如傳 難巴蜀父老:“方將增 泰山之封,加 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集解:“韋昭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文館詞林三四六 北魏 高允 南巡頌並 序:“雖春陽之暎,無以況其仁,雲雨之施,不足齊其澤,故能登三比五,以道極濟者矣。”㊁謂帝王與道、天、地三者並尊。唐 李商隱 李義山文集三 賀相國汝南公啓:“聖上初九潛泉,登三佩契。”參閲 清 馮浩 樊南文集詳注三。
登三-汉语大词典
登三1.谓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减五,下登三。”
●李善注引李奇曰:“五帝之德,汉比为减;三王之德,汉出其上。”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咸五,下登三。”
●裴骃集解引韦昭曰:“咸同于五帝,登三王之上。”
●《南齐书·王融传》:“习呼韩之旧仪,拜銮舆之巡幸,然后天移云动,勒封岱宗,咸五登三,追踪七十。”
●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高祖以援疑拨乱,伏紫气而登三;太宗以端拱继明,自黄离而用九。”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约史徇名,勉附青云之士,实偶登三之盛,获从旅百之先。”
2.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
●唐李商隐《贺相国汝南公启》:“圣上初九潜泉,登三佩契。”
冯浩笺注:“此所谓登三者,谓帝王与道、天、地三者并尊也。”
●《旧唐书·音乐志三》:“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