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辞源3
【白月】印度曆法稱太陰曆的上半月。法苑珠林七 月宮部:“此月宮殿於黑月分一日已去,乃至月盡,光明威德漸漸減少,以此因緣,名之爲月。”注:“西方一月分爲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爲白月,十六日已去至於月盡,名爲黑月,此方通攝黑月[白]合爲一月也。”亦稱白分、白半。大唐西域記二 濫波國:“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小大故也。黑前白後,合爲一月。”宋 洪邁 容齋四筆十三 白分黑分:“日隨月後,行至十五日覆月都盡,是名黑半;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具足圓滿,是名白半。”
白月-汉语大词典
白月1.皎洁的月光。
●唐刘长卿《宿北山禅寺兰若》诗:“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唐孟郊《寻裴处士》诗:“远心寄白月,华发回青春。”
2.见“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