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盖-汉语大词典
白盖1.白色的车篷。亦指白篷的车。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后汉书·邓骘传》:“将葬,有司复奏发五营轻车骑士,礼仪如霍光故事,太后皆不听,但白盖双骑,门生挽送。”
李贤注:“白盖车也。”
●《晋书·舆服志》:“兰舆皆朱,赤毂,赤屏泥,白盖,赤帷裳,从驺骑四十人。”
2.白茅覆顶的屋。
●唐李贺《感讽》诗之四:“西山白盖下,贤隽寒萧萧。”
●王琦汇解:“白盖,白屋也。《尔雅》:‘白盖谓之苫。’邢昺疏云:‘孙炎曰:“白盖,茅苫也。”郭璞曰:“白茅苫也。今江东呼为盖。”’……颜师古《汉书注》:‘白屋,谓白盖之屋,以茅覆之,贱人所居。’” [/trn]白盛[trn]粉饰墙壁使白的蜃灰。
《周礼·考工记·匠人》:“白盛。”郑玄注:“蜃灰也,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周制白盛,今也维缥。”宋刘敞《书堂》诗:“白盛烂四壁,莹净磨疵瑕。” [/trn]白直[trn]1.两晋南北朝时在官当值无月薪的小吏。后泛指官府额外吏役。
《宋书·礼志五》:“诸镇常行,车前后不得过六队,白直、夹毂,不在其限。”《魏书·广阳王渊传》:“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侯、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隋书·百官志中》:“自州、郡、县,各因其大小置白直,以供其役。”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今世在官当直人谓之‘白直’。”2.干脆;爽直。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不若放下,只白直看子思说底。”
●《朱子语类》卷二二:“良善之人,自然易直而无险诈,犹俗言白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