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辞源3
【白籍】東晉在江南建都後,過江北方人口稱爲僑户。户籍用白紙書寫,以别於土著之用黃紙書寫,稱爲白籍。晉書 成帝紀 咸康七年:“實編户,王公以下皆正土斷白籍。”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二 力征:“嘗謂 晉渡 江後,中原士民類多僑寄,後詔實縣户,毋許立白籍。”
白籍-中国历史辞典
东晋和南朝用白纸书写的一种户籍册。东晋在江南建国后,北方人口南移,侨户用白籍登记,土著实户仍用黄籍。《晋书·成帝纪》:“(咸康七年)实编户,王公已下皆正土断白籍。”此后,白籍多为劳动人民,负担赋税和兵役,而黄籍多为官吏地主等免役户。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公元485 年)唐寓之曾为反抗检查户籍发动起义,被诬称为“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