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公卿-辞源3
【白衣公卿】唐人極重進士,宰相多由進士出身,推重進士稱爲白衣公卿,言身爲白衣之士,而有卿相之資。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一 散序進士:“進士科始於 隋 大業中,盛於 貞觀 永徽之際,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爲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也作“白衣卿相”。宋 柳永 樂章集 鶴沖天詞:“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元曲選 吳昌齡 張天師二:“小生不才殺者波,也是國家白衣卿相,你則道我不認得你哩。”
白衣公卿-中华成语大词典
白衣公卿
【拼音】:bái yī gōng qīng
解释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示例
近义词
白衣卿相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指古代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