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中華語文大辭典
白頭翁白头翁ㄅㄞˊ ㄊㄡˊ ㄨㄥbáitóuwēnɡ1.白髮的老翁。[例]路上有一位拾荒的~。2.鳥名。頭至頸部為黑色,頭後部有一大塊白斑,故稱。胸部呈淡褐色,腹部為白色,翼面呈黃綠色。性吵雜。主要棲息於平地至中海拔處的開闊地,以昆蟲、果實為主食。3.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為二回羽狀複葉。花謝後,雌蕊先端的羽毛狀花柱宿存,常為白色,故稱。可供觀賞及藥用。
白頭翁-辞源3
【白頭翁】㊀指白髮老人。全唐詩一四三 王昌齡 題灞池之二:“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五七 重陽石上賦白菊詩:“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㊁雀名,白頭鵯。背褐綠色,頭頂黑,枕部雪白。三國志 吳 諸葛恪傳“恪之才捷,皆此類也”注引 江表傳:“曾有白頭鳥集殿前,(孫)權曰:‘此何鳥也?’恪曰:‘白頭翁也。’”參閲 宋 王質 林泉結契一。㊂草名。又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因近根處有白茸,狀如白頭老翁,故以爲名。其根、花均可入藥。太平御覽九九〇 本草經:“白頭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溫,無毒。”唐 李白 李太白詩二四有 見野草中有曰白頭翁者詩。參閲 本草綱目十二 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