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辞源3
【白馬】㊀白色的馬。宰馬歃血,古多用於盟誓或祭河。戰國策 魏一:“刑白馬以盟於 洹水之上,以相堅也。”史記 呂太后紀:“王陵曰:‘ 高帝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㊁縣名。衛 漕邑地。漢以爲縣,屬 東郡,以地有 白馬山而名。漢末 袁紹遣 顔良攻 東郡太守於 白馬,良爲 關羽所斬,卽此。隋 開皇十六年改屬 滑州。至 明廢。故城在今 河南 滑縣東。參閲 太平寰宇記九 滑州 白馬縣。㊂渡口名。詳“白馬津”。㊃城名。1.亦曰 白馬戍。在今 陝西 勉縣西。漢爲 陽平關。南北朝謂之 白馬城,南朝 宋 元嘉時,氐王 楊難當襲 梁州,攻 白馬,北魏使 淳于誕行 華陽郡事,兼主 白馬戍,皆指此。參閲 水經注二七 沔水。2.在今 山西 臨汾市 堯都區。水經注六 汾水:“汾水又南逕 白馬城西,魏刑白馬而築之,故世謂之 白馬城,今 平陽郡治。”㊄複姓。相傳 微子乘白馬朝 周,因以爲氏。一説 漢 公孫瓚在 幽 并常乘白馬,因以爲氏。見 通志二八 氏族四 以事爲氏。
白馬-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白馬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