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谹言崇义,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克治》:明道先生曰:“子路亦是百世之师也。”
明-李东阳--《重建首阳书院记》:圣人者,百世之师也,孟子称伯夷之风可以廉贪立懦。
清-毛奇龄--《先师判鬼录》:盖圣人百世之师,他时可称而学中必不可称,何则?以建学成典定作名分不可紊也。
明-叶盛-卷五-《水东日记》:伯夷圣之清,柳下惠圣之和,两人百世之师也,吾辈得一可矣,而子乃独兼之耶!
南朝宋-范晔-八三-《后汉书·法真传》:(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