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举-汉语大词典
百举1.《荀子·仲尼》:“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一本作“百举”。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刘良注:“言虽百度举措,不失善道,是尽脱于祸也。”一本作“百举”。
2.泛指办很多事情。
●《荀子·仲尼》:“故知者之举事也,满则虑嗛,平则虑险,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是以百举而不陷也。”一本作“百举”。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刘良注:“言虽百度举措,不失善道,是尽脱于祸也。”一本作“百举”。
百举百全-汉语大词典
百举百全做一百件事,成功一百件。谓办事万无一失。
●《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晋书·慕容德载记》:“圣人相时而动,百举百全。”
●宋陈亮《酌古论·邓禹》:“不然,则安能百举百全而未尝小衄欤!”亦作“百举百捷”。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