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鲍云龙--《天原发微·岁会》:百六阳九之运,凡水旱之岁,历运有常。
近现代-章炳麟--《变法箴言》:若夫后夫之政,未遭百六阳九,而于今日望之,一则晞民主,一则张议院,此无异于行未三十里而责其百里也。
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说部·宛委馀编六》:每见史传称百六阳九,而不得其说。按洪景卢续笔云:以历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阳九,次曰阴七,又有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皆谓之灾岁。
现当代-钱锺书--《谈艺录·五一》:陈卧子大才健笔,足以殿有明一代之诗而无愧,又丁百六阳九之会,天意昌诗,宜若可以悲壮苍凉,上继简斋、遗山之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