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結-辞源3
【百結】㊀聯疊成扣的織物。楞嚴經五:“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唐 溫庭筠詩集一 織錦詞:“錦中百結皆同心,蘂亂雲盤相問深。”㊁以碎布結成之衣。北堂書鈔一二九引 王隱 晉書:“董威輦忽見 洛陽,止宿 白社中,得殘碎繒,輒結以爲衣,號曰百結。”後常指衣多補綴。南史 到漑傳答 任昉詩:“余衣本百結,閩中徒八蠶。”㊂指心中的憂鬱。文苑英華一九五 唐 聶夷中 飲酒樂詩:“一愁[飲]解百結,再飲破百憂。”㊃丁香花的别名。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五 留題顯聖寺:“幽人自種千頭橘,遠客來尋百結花。”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三三 花卉 丁香引 山堂肆考:“江南人謂丁香爲百結花。”參見“丁香”。
百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百結ㄅㄞˇ ㄐㄧㄝˊbǎi jié①多次縫補。比喻衣服破舊。唐.杜甫〈北征〉詩:「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②心中種種的憂愁鬱結。唐.聶夷中〈飲酒樂〉詩:「一飲解百結,再飲破百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