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隸-辞源3
【皁隸】奴隸。左傳 襄十四年:“庶人工商,皁隸牧圉,皆有親暱,以相輔佐也。”後稱舊時衙門的差役爲皁隸。明 洪武四年規定皁隸公使人服制,穿皁盤領衫,戴平頂巾,結白搭膊,帶牌。儒林外史八:“皁隸若取那輕的,就知他得了錢了,就取那重板子打皁隸。”參閲 明 俞汝楫 禮部志稾十八 士庶中服、環中迂叟(陳士元)俚言解一 皁隸。
皁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皁隸ㄗㄠˋ ㄌㄧˋzào lì古代稱衙門中的差役。《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陛下為人子孫,守持宗廟,而令國祚移於外親,降為皁隸,縱不為身,奈宗廟何!」《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只聽得兩傍皁隸一聲吆喝,蜂擁上前,扯腳拽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