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事定-中华成语大词典
盖棺事定
【拼音】:gài guān shì dìng
解释
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出处
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示例
近义词
盖棺论定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盖棺事定-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盖棺事定
【出典】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清·仇兆鳌注引“《韩诗外传》:“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定。’”又引《宋书》:“刘毅曰:‘大丈夫盖棺事乃定矣。’”(见《杜诗详注》卷四)
【释义】 盖棺,指人死后。古人常以“盖棺事乃定”或“盖棺事则已”表示直至死后,事业方成定局。
【例句】 ①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晓。(黄裳《渔家傲·咏月·斜月》374)这里用“未到盖棺心未了”表示系心世事,未死难休。②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赵文《石州慢》[京浙尘埃]3322)这里用本典表示自己的荣枯尚未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