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跖-辞源3
【盜跖】相傳爲 春秋末期人。名 跖(一作 蹠),柳下屯(今 山東西部)人。孟子 滕文公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 盜跖之所築與?”荀子 不苟:“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禹俱傳而不息。”莊子 盜跖篇言 跖爲 柳下惠弟,並記其與 孔子論辯之語。案 孔子與 跖不同時,莊子特借寓言以發揮其絶仁棄智之説而已。
盜跖-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盜跖ㄉㄠˋ ㄓˊdào zhí相傳為古代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後用以形容殘暴的人。《荀子.勸學》:「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紅樓夢.第七九回》:「未免嬌養太過,竟釀成個盜跖的性氣,愛自己尊若菩薩,待他人穢如糞土。」也作「盜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