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生-中華語文大辭典
監生监生ㄐ丨ㄢˋ ㄕㄥjiànshēnɡ明清兩代稱在國子監就讀或取得就學資格的生員。取得資格要通過考試,或由皇帝恩准,亦可由捐納取得。
監生-辞源3
【監生】古代入國子監就讀,或取得入監資格者,統稱監生。唐 元和二年置 東都監生一百員,爲監生名之始。明設國子監,令各地擇諸生學行優者,送國子監就學;舉人會試不第,亦得入國子監。入學者,舉人稱舉監,生員稱貢監,品官子弟稱廕監,捐貲稱例監。至 景泰中始開納粟入監之例。清代監生有恩監、廕監、優監、例監之别。乾隆以後監生,多指由捐納而得,並不入監就讀。光緒三十一年立學部,廢國子監,監生之名遂廢。參閲 新唐書 選舉志上、明史 選舉志一、清 趙翼 陔餘叢考二八 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