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籍归,遂著《大人先生论》,所言皆胸怀间本趣,大意谓先生与己不异也。观其长啸相知,亦近乎目击道存矣。
唐-王勃--《别卢主簿序》:况乎同得此义,目击道存,此仆所以望风投款,披襟请益,展转于寤寐,殷勤于左右。
宋-刘跂--《代进士洗翱求见郡守书》:历观古人相与之际,彼皆目击道存,一笑莫逆。
元-一虚叟--《题四子赞》:乃复写之琬琰,与天下公共,必有目击道存者矣。
明-焦竑--《答黄少参》:古城数日相晤,目击道存,真使人意消。至今每一念及,如清风飒然生于怀袖间也。
明-钱厚贻--《陆生传》:书帏昼卷,庭树寂寥,两人对坐忘怀,大有温伯雪子目击道存之概。
宋-赵蕃--《淳熙稿·二〇·仆有诗思,成父辄知之,而绝不肯道一语,戏赠》:诗情郁郁见须眉,何意君能辄识之?目击道存真有得,旁观袖手岂非痴!
-朱庭珍-四-《筱园诗话》:精艺人神,非可尽以言传。学者目击道存,悟彻三味,得用笔之妙于天,忘用笔之法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