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撲-中華語文大辭典
相撲相扑ㄒ丨ㄤ ㄆㄨxiānɡpū一種競技體育項目,跟現在的摔角相似。兩人徒手較量,以摔倒對手或將其推出界外為勝。秦漢時稱角抵,兩晉至宋元時期稱相撲。現今日本式摔跤也稱相撲。
相撲-辞源3
【相₂撲】我國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古稱角觝,猶今之摔跤。太平御覽七五五 晉 王隱 晉書:“襄城太守責功曹 劉子篤曰:‘卿郡人不如 潁川人相撲。’篤曰:‘相撲下技,不足以别兩國優劣。’”續傳燈錄四 曇隱禪師:“上堂:‘山僧平生意好相撲,秖是無人搭對,今日且共首座搭對。’捲起袈裟下座,索首座相撲。”明 都穆 都公談纂上:“二人登臺相撲,觀者如堵。”參閲 宋 吳自牧 夢粱錄二十 角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