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我罪我-中华成语大词典
知我罪我
【拼音】:zhī wǒ zuì wǒ
解释
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示例
~,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知我罪我-汉语大词典
知我罪我《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用“知我罪我”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宋李之彦《东谷所见》:“任意迅笔,言无忌讳,予所见与人所见未必尽合也。有见而喜,亦有见而怒,知我罪我,其惟此见乎!”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知我罪我,怜我杀我,悉听世人,不复能顾其后矣。
宋-朱熹--《与陈丞相书》:窃恐相公未知区区之心,试取而一观之,则知我罪我,当有所决矣。
元-王恽--《南鄘王氏家传》:后世知我罪我,其此书乎?
清-夏敬渠-七八回-《野叟曝言》:习凿齿当东晋时,亦恐南渡偏安,不敌中原之汉、赵,而名其书曰《春秋》,亦托于知我罪我之说;故亦不妨大书特书,而明帝昭烈也。
现代-台静农--《我与书艺》:从今一九八五年始,一概谢绝这一差使,套一句老话:“知我罪我“,只有听之而已。
明-沈宠绥--《度曲须知·收音问答》:就中玄奥,孰从喻之,则知我罪我其惟此书乎?
明-袁中道--《珂雪斋集·游居柿录·八》:予年已近五旬,世间乐事尽让人矣,独闲适一种光景,聊以耗磨壮心,遣馀年。知我罪我,听之而已。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六·作词贵求本原》:惟本之所在,未易骤探。第求诸词选,尚不足臻无上妙谛。此余不得已撰述此编,推诸风骚,以尽精义。知我罪我,一任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