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經-中華語文大辭典
石經石经ㄕˊ ㄐ丨ㄥshíjīnɡ1.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漢平帝元始元年(1B.C.)王莽命甄豐摹古文《易》、《書》、《詩》、《左傳》於石,此為石經之始。漢以後石經有多種,至今有文字可考者,有七種:熹平石經、正始石經、唐開成石經、蜀石經、北宋石經、南宋石經、清石經。2.刻在石上的佛教經典。現存石刻經規模最大的是北京房山雲居寺的石經。
石經-辞源3
【石經】㊀古謂刻石的儒家經典。如:1.漢石經。靈帝 熹平四年刻石,蔡邕書,字爲隸體。2. 魏石經。齊王 正始中刻石,字爲古文、篆、隸三體。3. 唐石經。文宗 開成二年開始刻石,共十二經,無 孟子。字爲楷書。4. 蜀石經。五代 蜀 廣政元年開始刻石,字爲楷書。其他如 宋 仁宗 嘉祐六年刻 開封府石經,宋 高宗 紹興十三年刻御書石經,清 乾隆五十八年十三經刻石,嘉慶八年曾加磨改等,皆有關石經之刻製。參閲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八 經説、清 顧炎武 石經考。㊁ 北朝以來,佛教將佛經刻於石上,亦名石經。詳“石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