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瓮-汉语大词典
破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后用为年幼而机智的典实。
●明于谦《过夏县挽司马文正公》诗:“破瓮机锋岂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
持石破瓮-典故小词典
司马光幼时, 用石头砸破水瓮, 救出溺水的伙伴。
〔出典〕《宋史·司马光传》:“七岁时,群儿戏于庭, 跌瓮水中, 众惊走。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京洛间画以为图。”
〔用例一〕持石破瓮的故事, 流传甚广。人们都称颂司马光的沉着、智慧, 曾给少儿以很大启发。
〔用例二〕清代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老幼寿诞》:“司马五龄击瓮, 即占拯溺才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