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荼鬱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神荼鬱壘ㄕㄣˊ ㄕㄨ ㄩˋ ㄌㄩˋshén shū yù lǜ神話傳說中的二位神明。參見「門神門神」條。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門神》:「門神皆甲冑執戈,懸弧佩劍,或謂為神荼、鬱壘,或謂為秦瓊、敬德,其實皆非也。但謂之門神可矣。」
神荼鬱壘-辞源3
【神荼鬱壘】二神名。讀如伸舒鬱律。傳説善治鬼,故世人奉爲門神。也作 荼與 鬱雷或 荼與 鬱壘。漢 王充 論衡 訂鬼:“山海經又曰:‘滄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 神荼,一曰 鬱壘,主閲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 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户畫 神荼 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又見 後漢書 禮儀志中 注引 山海經。按今本 山海經無此文。戰國策 齊三“今子東國之桃梗也”漢 高誘 注作 荼與 鬱雷,漢應劭 風俗通八 桃梗作 荼與 鬱壘。參閲 宋 羅泌 路史 餘論三 神荼鬱壘、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稾一 桃茢桃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