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票子票子ㄆ丨ㄠˋ ˙ㄗpiàozi1.紙質貨幣。也作「紙幣」、「紙鈔」、「鈔票」。[例]他拿著大把的~往口袋裡塞。2.司法機關傳喚當事人的憑據。[例]他領著官府的~來抓人。3.載有義務支付金額的憑證。[例]拿這張~去銀行兌現。
票子-汉语大词典
票子1.旧时官府或法院因案传人、拘人的凭证。
●《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道:‘头翁,你有所不知。为了事,老爷拿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看了关文和本县拿人的票子。”
2.清时商办票庄所发,凭以兑取银钱的票据。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红票儿》:“钱肆取钱之帖谓之票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却说当下我看见那一千两的票子,不禁满心疑惑。”
3.纸币,钞票。
●茅盾《委屈》:“当然大后方什么都有,不过你拿了大把的票子要去买,还得有路子。”
●管桦《井台上》:“你俩儿子在唐山开汽车,大把的票子往家里捎。”
●《人民日报》1981.6.13:“她开开大柜拉开抽屉,抽出一张拾元的票子,往男人手里塞。”
4.印制的或书写的用作凭证的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