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师铎有美妾,用之欲见之,师铎不许。用之因师铎出,窃往见之。师铎惭怒,出其妾。由是有隙。师铎将如高邮,用之待之加厚,师铎益疑惧,谓祸在旦夕。
明-李贽--《焚书·代深有告文时深有游方在外》:一毫放过,即罪同山丘,况万端起灭,便祸在旦夕乎?
清-盛宣怀--《寄京庆亲王荣中堂》:事机日紧,祸在旦夕。
宋-周煇-卷一-《清波杂志》: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清-颐琐-第四回-《黄绣球》:既是一个妇道人家,叫人会兴起偌大的谣言,事也不在小处,倘是认真办起来,你老是跑不掉,拖下去家破人亡,祸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