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意-辞源3
【禮意】㊀禮經之意義。書 周官“總宰掌邦治,統百官,均四海”唐 孔穎達 疏:“或據禮文,或取禮意,雖言有小異,義皆不殊。”㊁以禮貌表敬意。漢書七一 雋不疑傳:“(暴)勝之知 不疑非庸人,敬納其戒,深接以禮意,問當世所施行。”
禮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禮意ㄌㄧˇ ㄧˋlǐ yì①禮經的意義。《莊子.大宗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書經.周官》唐.孔穎達.正義:「或據禮文,或取禮意,雖言有小異,義皆不殊。」②以禮表示敬意。《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知不庸非庸人,敬納其戒,深接以禮意,問當世所施行。」《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州吁見陳侯禮意殷勤,不勝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