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禮闈ㄌㄧˇ ㄨㄟˊlǐ wéi①漢代尚書省位於建禮門內,近禁闈,故稱為「禮闈」。《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唐.李善.注:「〈十州記〉曰:『崇禮闈,即尚書上省門,崇禮東建禮門,即尚書下舍門。然尚書省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②唐代以後指禮部,或禮部所舉行的科舉考試。唐.杜甫〈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禮闈-辞源3
【禮闈】㊀ 南北朝至 唐稱尚書省爲禮闈。文選 南朝 梁 任彦昇(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注:“十洲記曰:崇禮闈,卽尚書上省門,崇禮東 建禮門,卽尚書下舍門;然尚書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初學記十一 唐 任希古 和左僕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詩:“禮闈通政本,文昌總國均。”㊁ 唐以後指禮部或禮部試進士之所。唐 杜甫 杜工部草堂詩箋十 哭長孫侍御:“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騘。”劉禹錫 劉夢得集四 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牓後詩因而繼和詩:“禮闈新牓動 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宋 王禹偁 小畜集八 謫居感事詩:“禮闈冠多士,御試拜丹墀。”自注:“八年予忝春官首薦。”唐 宋之禮部試(省試),明 清之會試,亦稱禮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