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中華語文大辭典
科舉科举ㄎㄜ ㄐㄩˇkējǔ古代分科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始於隋代。唐代分明經、秀才、進士等科,明清兩代只設進士科,考八股文。1905年廢除。[例]~取士。
科舉-辞源3
【科舉】㊀攷核上報官吏的政績優劣。晉書 杜預傳:“今科舉優劣,莫若委任達官,各考所統。”㊁ 隋 唐以來分科攷試選拔後備文武官吏的制度。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改由諸州歲貢三人。至 煬帝乃置進士等科。唐代科目多至五十餘,故曰科舉。其後 宋用帖括,明 清用八股試士,亦沿科舉之稱。自科舉行而薦舉漸廢。至 光緒三十一年明令廢科舉。參閲 宋 王應麟 玉海一一五 科舉二 隋舉賢良、宋 章如愚 羣書考索後集三四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