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镜-典故小词典
传说秦国宫内有一宝镜,能照透人的肺腑, 发现人心的邪正。后世用来比喻公正廉明、秉公判断的清正官吏。
〔出典〕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 周行库府, 金玉珠宝, 不可称言, 其尤惊异者.. 有方镜, 广四尺, 高五尺九寸, 表里有明, 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 以手扪心而来, 则见肠胃五脏..人有疾病在内, 掩心照之, 则知病之所在; 又女子有邪心, 则胆张心动。”
〔用例一〕唐代刘长卿《温汤客舍》:“且喜礼闱秦镜在, 还将丑妍付春官。”( 礼闱: 指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春官:礼部官员, 这里指试官。)
〔用例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负屈寒儒,得遇秦庭朗镜; 行凶诡计, 难逃萧相明条。”
秦镜-辞源3
同:
秦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