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處-中華語文大辭典
穴處穴处ㄒㄩㄝˋ ㄔㄨˇxuèchǔㄒㄩㄝˊ ㄔㄨˇxuéchǔ1.〈書〉居住在山洞。[例]伏匿~,爰何云(《楚辭‧屈原‧天問》)|隱於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晉書‧卷九十五‧藝術列傳‧王嘉》)。2.〈書〉比喻見識短淺。[例]而王之將吏,群居~之徒人人扺(ㄓˇ zhǐ)掌,欲為不善之計(《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徒知邊備尚武,以圖富貴;不謂文學,身之寶也。生世不學,其猶~,何所見焉(《北史‧卷四十九‧雷紹列傳》)。
穴處-辞源3
【穴處】㊀穴居。楚辭 屈原 天問:“厥嚴不奉帝何求,伏匿穴處爰何云!”漢書七五 翼奉傳上封事:“猶巢居知風,穴處知雨,亦不足多,適所習耳。”注:“巢居,鳥鵲之屬;穴處,狐狸之類也。”㊁喻知識短淺。後漢書十三 隗囂傳 王遵與 牛邯書:“而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抵掌,欲爲不善之計。”注:“穴處,言所識不遠也。”北史 雷紹傳:“生世不學,其猶穴處,何所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