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康-第三四回-《儿女英雄传》:虽同是一样的道学,一边是实实在在有些穷理尽性的功夫,不肯丢开正经;一边是丢开正经。
三国魏-嵇康--《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
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呜呼!谁能穷理尽性,通出洞微,为吾补三坟之逸篇,修五典之堕策,重为圣人之一经者哉!
明-梁潜--《溧阳县学乡贡题名记》:夫古之教,自格物致知以至于穷理尽性,先后本末之详,未易能也。
清-随缘下士-五二回-《林兰香》:古之儒者,穷理尽性,止于至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夫穷理尽性,然后能作《易》,何忧患之有?
清-龚自珍--《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四五·朱湾》:诗体幽远,兴用洪深,因词写意,穷理尽性,于咏物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