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中華語文大辭典
端午節端午节ㄉㄨㄢ ㄨˇ ㄐ丨ㄝˊduānwǔjié傳統節日之一。在農曆五月五日。起源傳說不一,多認為是為紀念在這一天投汨羅江自沉的愛國詩人屈原。民間有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掛菖蒲、佩戴香包等習俗。也作「五月節」、「重五」、「重午」、「端午」、「端陽」、「蒲節」。
端午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端午節ㄉㄨㄢ ㄨˇ ㄐㄧㄝˊduān wǔ jié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後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