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端門ㄉㄨㄢ ㄇㄣˊduān mén宮殿的正門。《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代王即夕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
端門-辞源3
【端門】㊀宮殿南面正門。史記 呂后紀:“代王(文帝)卽夕入 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後漢書六一 左雄傳:“請自今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副之端門。”清 王先謙 集解引 胡三省:“宮之正南曰端門。”㊁ 魯城門名。公羊傳 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 春秋”漢 何休 注:“得麟之后,天下血書 魯 端門。”㊂太微垣南藩左、右執法二星之間的天區。爲太微垣之南門。晉書 天文志上:“南蕃中二星間曰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