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中華語文大辭典
竹枝詞竹枝词ㄓㄨˊ ㄓ ㄘˊzhúzhīcí1.樂府名。形式有如七言絕句,歌詞通俗,曲調輕快。本為巴渝(今重慶)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將之改作新詞九首,遂行於世。凡後世作〈竹枝詞〉,內容多詠當地風俗與男女戀情。2.詞牌名。原為唐時樂府,後用為詞牌。單調,十四字,分平、仄韻兩體。又名「巴渝詞」、「竹枝辭」、「竹枝新辭」。∥也作「竹枝」。
竹枝詞-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竹枝詞ㄓㄨˊ ㄓ ㄘˊzhú zhī cí①本是流行於四川一帶的曲調,唐時劉禹錫根據巴渝一帶民歌加以剪裁,後傳於世。形式多為七言絕句,用語通俗輕快,內容多為當地風俗或男女情愛。見《新唐書.卷一六八.劉禹錫傳》。今四川民間仍相當盛行。也稱為「巴渝詞」、「竹枝八辭」、「竹枝新辭」。②詞牌名。本為唐時樂府曲調,後用為詞牌。此調有不同諸體,俱為單調。也稱為「巴渝詞」、「竹枝辭」、「竹枝新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