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粲-汉语大词典
笑粲发笑。语本《谷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
范宁注:“粲然,盛笑貌。”
●南唐李煜《子夜歌》:“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少陵《<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云:‘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则知《剑器》《浑脱》皆舞名,后人误以‘剑器’为舞剑,而以‘浑脱’二字与‘浏漓顿挫’并读,未免使人笑粲。”
一笑粲-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一笑粲
【出典】 《榖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晋·范宁集解:“粲然,盛笑貌。”《文选》卷二一晋·郭景纯(璞)《游仙诗七首》其二:“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宋·苏轼《苏试诗集》卷三《诅楚文》:“辽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
【释义】 《穀梁传》有“粲然皆笑”语,意为露齿而笑,北宋诗人苏轼有诗句“发我一笑粲”,即由此文而来。其后词人多沿用此语表现欢颜笑貌。
【例句】 ①共看一笑粲,以写我心忧。(向子諲《水调歌头·廛隐寄示与洛滨老人及筠翁过最乐堂醉中秋月……》954)这里用“一笑粲”表现友朋欢聚之乐。②迎门一笑粲,娇困横波慢。偎倚绿窗前,今宵人月圆。(蔡伸《菩萨蛮》[金铺半掩银蟾满]1015)这里用“一笑粲”描绘妻子当门笑迎夫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