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節-中華語文大辭典
符節符节ㄈㄨˊ ㄐ丨ㄝˊfújié原為古代出入城門關卡的一種憑證。用竹、木、玉、銅等製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各取其一,使用時相合以為憑。後指朝廷調兵所用的符和使者所持的節的憑證;也單指符或節。
符節-辞源3
【符節】古代朝廷用作憑證的信物。以竹、木或金屬爲之,上書文字,剖分爲二,各執其一,使用時以兩片相合爲驗。周禮 地官 掌節:“門關用符節。”戰國策 燕二 樂毅報 燕惠王書:“臣乃口受令,具符節,南使臣於 趙。”也用以形容事物兩相吻合。孟子 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