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舌-辞源3
【筆舌】意旨。人之意旨皆由筆與舌表達之,故云。漢 揚雄 法言 問道:“孰有書不由筆,言不由舌?吾見天常爲帝王之筆舌也。”唐 柳宗元 柳先生集二五 送徐從事北遊序:“苟聞傳必得位,得位而以 詩 禮 春秋之道施於事,及於物,思不負 孔子之筆舌。能如此,然後可以爲儒。”
筆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筆舌ㄅㄧˇ ㄕㄜˊbǐ shé①意旨。筆和舌都是用以表達人類的思想及意念,故借為意旨的代稱。漢.揚雄《法言.問道》:「孰有書不由筆,言不由舌,吾見天常為帝王之筆舌也。」唐.柳宗元〈送徐從事北遊序〉:「及於物,思不負孔子之筆舌。」②以筆代舌。唐.薛昭緯〈華州牓寄諸門生〉詩:「機雲筆舌臨文健,沈宋章篇發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