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颯-辞源3
【答颯】不振作貌,以喻不得志。南史 鄭鮮之傳:“范泰嘗衆中讓誚 鮮之曰:‘卿與 傅(亮)謝(晦)俱從聖主有功關、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颯,去人遼遠,何不肖之甚!’鮮之熟視不對。”宋 文同 丹淵集十八 送張宗益工部知相州詩:“應憐共試金坡者,答颯渾如 鄭鮮之。”
答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答颯ㄉㄚ ㄙㄚˋdā sà①失意的樣子。《南史.卷三三.鄭鮮之傳》:「今日答颯,去人遼遠,何不肖之甚!」②零亂、破舊。宋.辛棄疾〈水調歌頭.頭白齒牙缺〉詞:「坐堆豗,行答颯,立龍鐘。」也作「搭颯」、「搭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