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箕潁ㄐㄧ ㄧㄥˇjī yǐng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徐幹詩》:「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梁書.卷一五.謝胐傳》:「遂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箕潁之餘芳,甘憔悴而無悶。」
箕潁-辞源3
【箕潁】晉 皇甫謐 高士傳 許由:“由於是遁而耕於 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後人因謂隱者所居之地曰 箕 潁。文選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徐幹序:“少無宦情,有 箕 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梁書 謝朏傳 明帝詔:“遂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 箕 潁之餘芳,甘顦顇而無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