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竹-汉语大词典
箬竹竹名,也叫箬竹。竹之一种。叶片巨大,质薄,多用以衬垫茶叶篓或作各种防雨用品,也用以包裹粽子。
●元李衎《竹谱详录·箬竹》:“箬竹,又名箬竹,出江浙及闽广,处处有之。叶类簝竹,但多生傍枝。干如箭竹,高者不过五七尺。江西人专用其叶为茶罨,云不生邪气,以此为贵。”
箬竹(2)1.嫩竹。指开始褪壳的竹。
●《书·顾命》“笋席”孔传:“笋,箬竹。”
●孔颖达疏:“《释草》云:‘笋,竹萌。’孙炎曰:‘竹初萌生谓之笋。’此笋为箬竹,取笋竹之皮以为席也。”
●宋赞宁《笋谱》:“《尚书》孔传:‘笋,箬竹。’详孔之说,箬竹,白箬也,白箬之类越多……今孔安国曰‘箬竹’--为笋已过,为竹未劲,故谓为箬竹也。”
2.竹名。即箬竹。
●元李衎《竹谱详录·箬竹》:“箬竹,又名箬竹。出江浙及闽广,处处有之。”参
箬竹-辞源3
【箬竹】也叫篛竹。竹之一種。葉片寬大,多用以衬墊茶葉簍或包裹物品。元 李衎 竹譜詳錄三:“箬竹又名篛竹,出 江 浙及 閩 廣,處處有之。葉類ॶç˹,但多生傍枝。榦如箭竹,高者不過五七尺。江西人專用其葉爲茶罨,云不生邪氣,以此爲貴。”